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1)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 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 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 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B.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

C.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D.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查看答案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明朝内阁大学士

D. 唐朝六部尚书

 

查看答案

(题文)乾隆元年诏:“国家以经义取土,将以觇(chan,看)士子学力之浅深,器识之淳薄……当明示以准的,使士子晓然知所别择。"这反映了当时的科场

A. 应试文章普遍浮华

B. 所选人才的来源十分复杂

C. 参试土子无所适从

D. 选拔人才的标准需要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