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C 【解析】试题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时,中央设三公,还没有中书和六部,故A项错误;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与材料中的“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不符,故B项错误;明初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材料中“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说明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故C项正确;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中央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粘乎,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 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某诸侯国君有子四人,依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丁,其中甲、丁是庶子,乙、丙是嫡子,应该继承诸侯之位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

A. 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 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 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 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查看答案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