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
A. 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 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 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 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 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 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 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 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