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过得河来拆却桥,血书史迹怎能消?建军黄埔谁之助?逼主白云孰与饶!仲夏羊群窥武汉...

“过得河来拆却桥,血书史迹怎能消?建军黄埔谁之助?逼主白云孰与饶!仲夏羊群窥武汉,长沙马日闹风潮。可怜革命仍流产,辜负壶浆又一瓢。”这首《感时杂咏》是诗人董必武先生于1944年写下的诗作。该诗从侧面反映了

A. 董必武先生关注民生

B. 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国共矛盾

D. 民主党派坚持抗日的决心

 

C 【解析】 根据材料“1944年”可以看出,《感时杂咏》表达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专制统治的严厉抨击,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和抗战前途的态度,故AB项排除;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除开个别地方,国民党依然可能向我们进行武装袭击,我们应严加警惕……为了保障国内和平,各地应利用目前时机大练兵三个月……”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重庆谈判没有任何意义

B. 国民党以战争促进和平谈判

C.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D. 和平建国步履维艰

 

查看答案

2010年拍摄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讲述了二战时期以国民党200师为代表的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反攻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悲壮经历。材料反映了

A.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得到肯定

B. 国民党开放台胞探亲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C. 国民党消极抗日

D. 国共合作抗日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这反映了

A. 乡村民众注重政治追求

B. 土地革命推动基础政治建设

C. 中共关注政权构建,动员农民革命

D. 农民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发生在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戊戌政变使得这批人与革命党人在日本相会….1900年维新派与革命党尝试合作,趁义和团事件及八国联军入侵时发动武装起义……”材料反映了戊戌政变

A. 激起了民众对列强的愤恨

B. 推动部分知识分子思想转变

C. 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

D. 使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