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除开个别地方,国民党依然可能向我们进行武装袭击,我们应严加警惕……为了保障国内和平,各地应利用目前时机大练兵三个月……”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重庆谈判没有任何意义
B. 国民党以战争促进和平谈判
C.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D. 和平建国步履维艰
2010年拍摄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讲述了二战时期以国民党200师为代表的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反攻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悲壮经历。材料反映了
A.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得到肯定
B. 国民党开放台胞探亲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C. 国民党消极抗日
D. 国共合作抗日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这反映了
A. 乡村民众注重政治追求
B. 土地革命推动基础政治建设
C. 中共关注政权构建,动员农民革命
D. 农民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发生在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戊戌政变使得这批人与革命党人在日本相会….1900年维新派与革命党尝试合作,趁义和团事件及八国联军入侵时发动武装起义……”材料反映了戊戌政变
A. 激起了民众对列强的愤恨
B. 推动部分知识分子思想转变
C. 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
D. 使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强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1924年,孙中山认为:“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起来,共同协作,互相扶持。”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 孙中山从不爱国到爱国
B.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 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