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B 【解析】 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相反的道路”

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战略的保障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③是自192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直坚持的革命斗争方式

④使广大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他们努力把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从民主共和政体的表层引入民主政治的核心——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理想。……经过他们几年的倡导,对广大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材料中“他们”的主张是

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查看答案

孙中山的这一思想主张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以下最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内容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 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