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这说明唐朝

A. 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

B. 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

C. 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

D. 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D 【解析】 根据材料“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助于减少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唐朝权力中心仍在皇帝,故A项错误。BC两项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很多思想家借助神权来表达自己的人权。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B. 王夫之的“天地之化日新”

C. 朱熹的“理先于气”

D. 王守仁的“灵明就是本心”

 

查看答案

《盐铁论·力耕》中描述:“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材料中的“京师”最有可能是

A. 秦朝的咸阳

B. 汉代的长安

C. 北宋的东京

D. 元代的大都

 

查看答案

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其中“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指的是

A. 重农抑商的实施

B. 牛耕推广到全国

C. 铁制农具的使用

D. 刀耕火种的消失

 

查看答案

《诗经·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旧邦新造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D. 等级秩序十分严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