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

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C 【解析】 根据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联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文化专制,为维护大一统服务。B项主张与材料无关。D项君权神授指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 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 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

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题文)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

A.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

B. 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

C. 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

D. 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

 

查看答案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A. 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 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C. 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D. 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