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科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拔,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186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只是一个单纯地培养西方语言人才的机构。此后随着其不断发展,先后添设了撰修馆、天文算学馆和格致馆……京师同文馆对学生的升迁制度为:“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固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街门差委,或分赴各省任职,或随使出洋,或担任教职,出路不一而定,其七品官大考两次,可以投为主事”。……同文馆选送的官员分派到各衙门,尽管为数很少,但由于其知识的实用性,无疑会对传统的官员形成一定的冲击,给传统的衙门补充了新鲜血液。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逯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的特征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科举文官制相比,近代同文馆选送官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特征:选拔形式具有开放性;考查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选拔程序具有严密性、系统性。 影响:促进了文官选拔体制的完善;客观上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特点:更注重官员实用能力的培养;官员升迁与所学考试成绩密切结合;官员任命以推送为主。 原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为了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对实用人才的需求;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官僚队伍近代化发展的需要。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拔”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选拔形式、考查内容、选拔程序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的特征。再从选拔体制的完善、古代教育的发展、儒学的进一步传播、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方面回答其影响。 (2)本题根据材料二“186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只是一个单纯地培养西方语言人才的机构……由于其知识的实用性,无疑会对传统的官员形成一定的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官员实用能力、官员升迁与所学考试成绩结合、推送为主等方面指出与古代科举文官制相比,近代同文馆选送官员的特点。再从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洋务运动对实用人才的需求、近代教育改革、官僚队伍近代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A. 江南市镇使“苏湖熟,天下足”出现

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D.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

叙述

出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朕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贳力。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

B. 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

C. 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D. 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查看答案

康熙《徽州府志》中写道:“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常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清代徽州地方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清代徽州形成了大规模的田庄经济

C. 清代徽州等级秩序森严

D. 清代徽州的风俗有利于商帮发展

 

查看答案

)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

A. “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

B. 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

C. 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

D. 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

 

查看答案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国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皆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