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他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他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相当接近民主制度”设计的构想,并简要指出其思想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卢梭对理想社会设计的相似点。

 

(1)构想: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废“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任给,若引用材料表述,酌情给分。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相似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 【解析】 (1)第一小问,关于构想,根据材料一“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废“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等方面概括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主张即可。关于相似点,首先找出黄宗羲和卢梭的观点,然后比较找出相同点即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方面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据材料一,苏格拉底和孟子他们对美德的认识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纸质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判断合理的是

A. 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因此肯定是商代作品

B. 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因此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C. 这是秦代小篆,但秦代没有纸张,因此可能是汉代的作品

D. 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肯定是宋代的作品

 

查看答案

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重实用

③不注重科学分析

④注重经验总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后

A.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过程

B. 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C.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大大改善了欧洲各国的军事装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