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 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 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 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地方小官),设乡校(乡里聚会议政场所),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这表明顾炎武重视
A. 道德教化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社会舆论
D. 乡村自治
《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这里的“先天不足”具体是指
A. 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B. 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薄弱
C.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D. 程朱理学在社会上根深蒂固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该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 朱熹认为穷理应该格物致知
B. 二陆认为穷理要发明本心
C. 双方在世界本原立场上根本对立
D. 双方思想都属于新儒学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A.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 《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C. 《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D. 《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