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 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 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 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A 【解析】 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中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依据所学可知,A应该是在1860年,B是在1900年,C是在1912年,D是1899、1900年间的事件。故BCD都有可能记载;A不可能,但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A. 鸦片战争期间

B. 义和团运动期间

C.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 抗日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平原地区之多数小部队的巧妙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是

A. 台儿庄大捷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行示威游行。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时候”是指:

A.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B. 1931年九一八事变

C. 1935年华北事变

D. 1937年卢沟桥事变

 

查看答案

湖南诗人杨昌浚诗云:“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它颂扬的是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查看答案

日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卒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并将内外银库所贮银两,及钱法堂存贮新铸制钱数百万串,禄米等仓存贮米石,均皆搬运一空。”“并闻内廷各宫殿及颐和园内陈设,均已搜掠罄尽云。”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 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