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生平事迹摘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生平事迹摘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第一次晤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受洗加入天主教,获教名保禄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和《测量法义》

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八年,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向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

天启五年(1625年),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

崇祯二年(1629年),擢升礼部左侍郎。主持开局修历

崇祯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

崇祯四年(1631年),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

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依据《明史·徐光启》编辑

回答:

(1)依据材料概述徐光启生平(不得照抄材料)。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能够编成《农政全书》的原因。

 

(1)明朝晚期重要官员;我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农学家;翻译、编著大量科技著作;思想开明;为中西文化交流,为我国古代看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当时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问题关系国家兴亡;徐光启特别重视农业、热爱农业;徐光启进行了长期的农业实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徐光启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科学思想;前人较丰富的农学著作基础;吸收了西方一些农学知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了徐光启的整个生平。我们首先要对他的身份做一个定性的评价,是数学家、是天文学家也是农学家,此外还要对其政治身份作出断定。除此之外再介绍他的著作以及重要贡献。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部分来分析这一问题。内部因素主要是徐光启自身对农业的态度,以及在农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外部因素是当时的人地矛盾问题以及西方先进知识的传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

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

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

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

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

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回答:

上表为孔庙的历史沿革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一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字体一览表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更便于书写。隶书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楷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一直沿用至今。后来民间又产生了草书、行书等字体,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材料三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过了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而颁布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简化字运动夭折。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汉字演化历程的特点。

(2)分析新中国推行汉字简化政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D.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查看答案

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

A. 行书

B. 草书

C. 楷书

D. 隶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