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世界 19世纪60~70年代 洋务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世界

19世纪60~70年代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马关条约》签订;维新变法;《辛丑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

欧洲列强基本上瓜分了非洲殖民地,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占领中国东北南部和朝鲜

1910~1920年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互相联系,史论结合。)

 

示例 论题:近代东西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阐述: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之后,洋务运动开始白强求富的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出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增强,发动了甲午战争,战后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为争夺海外殖民地,欧美日等列强既互相斗争又相互勾结,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西方的侵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仍没有实现民族真正的独立与富强,于是,中国人民试图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革新,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转向学习借鉴社会主义思想。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西思想解放潮流。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近代东西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以及向西方学习历程从“器物、制度、思想、经济等方面”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回答;也可以通过中国开启近代化的历程从“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思考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归纳论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许多宋朝官员、士人群体、富商及身怀绝技者移居南洋各地,不但经营着各种生业,而且是市场上的主导人群。环中国海诸国既渴望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又依赖中国海商经营其物产,并在相当程度上通用宋元铸造的铜钱或交纱。北宋时期,神宗认识到“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元朝更是将海上事业视为“军国之所资”“国家大得济的勾当”,故政府带头经营,鼓励民间全力参与。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

—摘编自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出现的(欧洲)营建殖民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因为就其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19世纪后期的扩张和占代罗马帝国的扩张完全不同。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益增多的制成品市场;从攫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佘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新帝国主义的起源并不完全是经济性的: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个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在19世纪中特别活跃。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虽然传教士本身为了自己的事业起见,也许乐于容忍这样的危险。最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学说的流行,自然会导致种族优势的观念和白人有“责任”统治世界上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观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海上事业兴盛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元相比,欧洲拓展海洋事业的特点,并说明两者在目的上的本质区别。

 

查看答案

1973年10月,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包用苏联支持的埃及军队,苏军在附近集中了空降师、96艘军视及两栖作战部队,美国先后开来三支航母编队与苏军对峙,几天之后,以军和美军首先撤离。此事件

A. 体现了当时美苏冷战的战略态势

B. 说明美国军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

C. 反映美苏对峙重心转移到亚洲

D. 其背景是单极世界遭到有力挑战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 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

1835年,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旧时代的地方贵族,都在法律上或自己认为在习俗上,对自己的下属负有救济和减轻他们困苦的义务。但是,现代的实业贵族,把他们所使用的人变穷和变蠢以后,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便把他们推出工厂的大门,让社会去救济他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作者

A. 认为北美的制度适合于法国

B. 主张社会各阶级财产上平等

C. 支持工业资产阶级夺权斗争

D. 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  “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   )

A. 日常生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

B. 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 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