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任选两点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任选2点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乡举里选”指的察举制度,因为察举制度的特征就是“乡举里选”,由于察举制度重视孝和廉,所以察举制度也就能够起到社会教化作用。 (2)材料二是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变为了注重门第,名门士族垄断官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突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正官往往会徇私舞弊之类的答案均可。 (3)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回答出科举制度的作用,以积极作用为主,例如,科举制度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让社会形成一个读书学习的风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1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新青年》

 

查看答案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查看答案

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

①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③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 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 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 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

D. 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