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据此,戈尔巴乔夫

A. 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 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C. 加强执政党地位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由于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导致苏联经济萧条,材料中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为改变这种局面,戈尔巴乔夫制定发展苏联的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故B项正确。A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重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多党制,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 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

B. 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

C. 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

D. 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查看答案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

A. “不劳动者不得食”

B. “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C.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国家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符合这一特点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1929﹣1933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大量美国人生活困苦,如何解决大量的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就成为霍普金斯思考的头等大事。但他认为“只给救济,不给活干,会使人们丧失自尊心”。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与霍普金斯的理念一致的(  )

A. 发放救济金    B. 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

C. 通过《社会保险法》    D. 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