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

19924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 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 【解析】 试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重点讲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和改革过程中计划和市场关系的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D。A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并非根本问题;C项是在十四大提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 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

C. 重视资源优化配置    D. 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

 

查看答案

1949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

A. 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 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 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 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查看答案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1948年8月19日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B.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经济的迅速复苏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