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到1915年,中国人看外国摆脱了“夷狄”的局限,再也不会出现郭嵩焘说了一...

(题文)到1915年,中国人看外国摆脱了“夷狄”的局限,再也不会出现郭嵩焘说了一句“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2000年的文明”而闹得满朝激愤、日日参奏的景象了。这种现象表明

A. 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加深

B.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广泛

D. 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中国人看外国摆脱了‘夷狄’的局限”,以及材料信息反映的中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可知,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对西方的认识也不同于以往,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及民主思想得到传播虽有一定关系,但材料中并没有表明是这二者所导致的,故排除B、D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才刚刚开始,因此其影响这时不可能广泛,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

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 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C.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 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 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 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 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特点是勤、密、速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农抑商观念的淡化

B. 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

C. 八股取士制度的施行

D. 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