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春秋时《诗经》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地区。到战国成书的《尚书》...

据春秋时《诗经》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地区。到战国成书的《尚书》中,禹治水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

A.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 自然灾害逐渐频繁

C. 争霸战争渐趋缓和

D. 统治疆域急剧扩大

 

A 【解析】根据“到战国成书的《尚书》中,禹治水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可知,禹治水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说明统一趋势不断加强,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自然灾害逐渐频繁、争霸战争渐趋缓,排除BC;D选项中“急剧扩大”表述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索虏”,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岛夷”。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唐代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突破华夷观念

B. 维护国家的统一

C. 促进民族融合

D. 彰显政权正统性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有人认为,书中特别添加的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销售出奇制胜的法宝。这反映出当时

A. 小说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欢迎

B. 印刷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C. 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商业化趋向

D. 文学作品迎合市民阶层需求

 

查看答案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A.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 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 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查看答案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该诗写出了自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孟浩然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杜牧

 

查看答案

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B.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

C.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

D. 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