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A 【解析】 材料信息“民权共和之说”与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思想相符,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议政于学校,故①②④是正确的;③不符合黄宗羲的思想,排除;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战国时期,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 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 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D.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朱熹指出:“小道小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