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 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

B. 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D 【解析】 材料“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表明中共的主张得到各民盟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说明中共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D符合题意;A“完全一致”说法不正确;B“得以落实”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与史实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课程;文学院增添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这表明

A. 教育被纳入国家垄断的体制之中

B. 高等教育开始同国际标准接轨

C. 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

D. 政府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

A. 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    B. 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C. 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    D. 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

 

查看答案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A. 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 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 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这段材料说明了

A.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 日本、西欧崛起

C. 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D.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查看答案

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A. 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 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C. 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 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