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部法律,如《...

19933月到1998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部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活动主要有利于

A. 保障私营经济合法地位

B.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C.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 搭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D 【解析】 试题1988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私营企业个人调节税的规定》等行政法规颁布,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障私营企业的合法权,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AB项与题意无关;题干没有涉及公民的权益问题,排除C;《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都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关,结合题干“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可知立法活动主要有利搭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 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 经济建设既要防又要反”    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查看答案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时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加入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1992年,我国政府调低涉及3371个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物价改革也迈出坚实的一步,国家管理价格的范围由1991年底的737种减少到89种,其中下放给企业定价的有571种。与此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提出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查看答案

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