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C 【解析】 要注意材料中所说的是法国高度评价“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德意志帝国   沙皇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其原因包括

①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

②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会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区域

④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阻止战争的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 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材料四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四大徽班遂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其演变的特点。

(2)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并列举两部典型的文学作品。

(4)据材料五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