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当时

A. 中国科技重理论阐释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B 【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忽视理论阐释,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决定,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无体现,“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于新航路开辟,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文化氛围的宽松

B. 科考功名的需要

C. 印刷成本的降低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查看答案

京剧脸谱是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 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 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查看答案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查看答案

《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理由应是

A. 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

B. 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 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景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

D. 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