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

(题文)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的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

A. 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 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 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    D. 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B 【解析】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表,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谏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C.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查看答案

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A.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 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查看答案

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用“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

A. 提高个人修养

B. 维护传统礼制

C. 扭转天下乱局

D. 规范人际交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临去世前下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载沣)裁定。”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立即向华盛顿发电,汇报北京政权交替的情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收到北京电报的同时,收到了一封康有为从美洲发来的电报。康有为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指控北洋领袖、军机大臣袁世凯谋害光绪皇帝,变换君主,扰乱中国。康有为希望罗斯福能够致电北京的柔克义公使,以美国的名义联合所有国家,不予承认摄政王的合法地位。但柔克义提醒罗斯福道:“调查这里的官员和外国人,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康有为在中国没有追随者,他在1898年对光绪帝的影响现在被认为不利于真正的改革。”

—整理自李德林《最初的国会一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材料二谕军机大臣等、近闻有海外逆党。乘国家多难之际。妄思煽乱。肆意捏造谣言。其诬妄狂悖(谬)。直有使君臣上下所不忍闻者。复敢刊印函单。分致京外各衙署回所学堂。淆乱是非。多方簧鼓。居心尤属险恶。著邮传部迅电各处邮政局。认真拣查。遇有自外洋寄来汉文函件。字迹封式在五件以上。分致上项各处者。立即拆阅。傥语涉悖(荒)诞。即刻一律焚毁。其各埠外国邮信局社。亦由该处地方官。婉商仿行。共保治安。

—1908年12月《宣统朝政纪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8年康有为的意图及美国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1908年底加强控制的社会背景,并结合材料分析1908年康有为意图落空的根源。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该论述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