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D.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895年甲午战争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选择三条不同的救国之路,表明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说明救国成为甲午战争后的共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也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全体国人”的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查看答案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A. 重农抑商政策

B. 天朝上国思想

C. 闭关锁国政策

D. 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查看答案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查看答案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 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 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 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