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一变化说明

A. 国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 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

C. 经济发展促进身份平等

D. 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

 

C 【解析】 材料显示奴婢在唐朝地位不如牲畜,主人有权任意处置,到宋代奴婢成为“编户齐民”,说明在宋代奴婢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并不是论述国家法律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奴婢地位变化主要是经济发展导致,不是儒家思想提升的结果,故B项错误;奴婢地位变化不能说明封建等级秩序的瓦解,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田庄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

C. 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 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

 

查看答案

1610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

A. 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开创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C. 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D. 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查看答案

(题文)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依据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

A. 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

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 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

D. 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查看答案

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