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

B. 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D 【解析】 材料中的分领制体现了分权,圆议连署制体现了制约,因此,这种权力的运作方式体现了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方决策方式的异变,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的行中书省,故B项错误;唐代三省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很显然材料和唐代三省运行机制是不同的,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武周时迁于中书省,改为“中书门下”,成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且中书令实际上成为大权独揽的宰相。据此可知

A. 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B. 宋朝的中书门下体制发端于唐

C.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

D. 三省体制下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查看答案

唐代中下层官员往往在取得一定的官职或具备攀婚高门的资格之后,才正式结婚,致使其结婚年龄远远晚于官方规定的“男子二十、女子十五”。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唐朝

A. 科举发展导致士人晚婚    B. 士庶通婚较为普遍

C. 官员的特权思想较浓厚    D. 门第观念依然存在

 

查看答案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宋朝

A. 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B. 集体决策的格局

C. 君相矛盾不断激化

D. 文官政治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渍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