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清廷称“向闻西洋人用布扎腿”,对其“跪拜不便”表示理解,但仍劝说“叩见时暂时松解,俟行礼后再行扎缚”,最终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或遇有外交往来和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开辟使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清政府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咸丰九年(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五口通商大臣仍是钦差大臣的身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并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和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在礼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外交发生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1)原因:清廷,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儒家礼仪观念根深蒂固。(任,言之成理即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等启蒙思想的洗礼;力求与中国实现平等外交。 影响:清廷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英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努力归于失败。 (2)变化:由将外交视为临时性质工作到正式设置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由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由维护等级制的朝贡外交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的近代外交。 评价: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言之成理即可)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解析】 (1)中英在礼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要结合当时各自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分析。材料表明:清廷,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儒家礼仪观念根深蒂固。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等启蒙思想的洗礼;力求与中国实现平等外交。由于清王朝闭关自守,英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努力归于失败。 (2)材料“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开辟使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清政府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的外交出现近代化,表现为:由将外交视为临时性质工作到正式设置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由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由维护等级制的朝贡外交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的近代外交。影响可从革命史观或全球史观等方面组织作答。可以答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言之成理即可)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0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表明

A. 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B. 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 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

D. 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华克观念正在转变

B.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5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查看答案

1840年4月,美国领事告诉清朝某官员英国将派军远征中国的消息,但该官员将其称之为“谣言”,英军舰队抵达广东海面后,该官员还上奏皇帝:“伏查英夷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乃载运鸦片。”由此可知,该官员

A. 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的认识

B. 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

C. 判断敌情失误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D. 认为英国鸦片走私行为不足为虑

 

查看答案

下表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

18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434

25063

 

据此推知

A. 导致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 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C. 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

D. 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