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上述现象出现在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七国之乱时期

C. 靖康之变之时

D. 靖难之役之时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弑君”“亡国”“诸侯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掠夺土地和人口,分封制逐渐瓦解,故A项正确。七国之乱时期为诸侯叛乱,没有出现“三十六”“五十二”这么多数量的诸侯国。故B项错误。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故上述现象只能出现在西汉或是西汉之前,由此排除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和宗法制

C. 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 个人观念淡漠

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查看答案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A. 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 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 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 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查看答案

(题文)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和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说明民族工业由盛而衰的因素。民族工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