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 保护佃农利益

B. 增加政府收入

C. 维护地主特权

D. 规范租佃关系

 

D 【解析】试题从材料中的“命立要契……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来看,这么做是为了让租佃关系依照规定进行,从而达到规范租佃关系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ABC项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 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 商业城市兴起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 盐铁官营

B. “贱商令”

C. 闭关锁国

D. “海禁”政策

 

查看答案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 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 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查看答案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吕后)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公元前191年,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

刘邦颁布“盗铸令”,严禁私人铸钱,犯者弃市。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摘编自彭卫《应当正确评价吕后》

材料二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蒈。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贞评价吕后所涉及的基本史实及其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