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 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 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

 

C 【解析】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主要阐释的分封的依据,而没有涉及到宗法制的相关内容,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周公当时爵位,而周天子是天下绝对大宗,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反映的是分封的重要依据是智慧和品德,故C项正确;据“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等信息可以得出殷族没有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故D项排除。 点晴:“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是解题的关键,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信息对备选项逐一排除,均可获取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查看答案

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这场动乱持续长达百年,导致商朝一度中衰。这场动乱归根结底是因为王位传承归属,没有建立像样的制度。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事情,周代创立了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

A. 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B. 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继承

C. 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

D. 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在《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中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材料二《漫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赌局》

材料三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最突出的体现是什么?20世纪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2)有人说,当今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赢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查看答案

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80年的7.4倍,年均增长9.5%,农村两亿两千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

材料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工业复兴法等等。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苏维埃执政不久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试解邓小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一次评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根据材料三回答政策调整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作出的历史贡献。

(3)依据材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邓小平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B.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C. 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

D.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