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 提倡独立思考

B. 痛斥儒家的虚伪

C. 喜欢标新立异

D. 反对尊敬孔子

 

A 【解析】 材料表明李贽主张既要读儒学经典,又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李贽痛斥儒家的虚伪,排除B项;敢于质疑,并不是标新立异,故C项错误;主张读儒学经典,是对孔子的尊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A. 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 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 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 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查看答案

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

A. 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 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

D. 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

 

查看答案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查看答案

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

A. 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B.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C. 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

D. 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

 

查看答案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