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

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

A. 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 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

D. 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

 

D 【解析】 由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可以得出其强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应该要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共八大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相符,D符合题意;A与题干“三大改造后”的时间信息不符;三大改造后中国经济依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BC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查看答案

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

A. 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B.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C. 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

D. 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

 

查看答案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查看答案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该现象

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

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D. 工业革命的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