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C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知识点。“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说明苏联与西方关系在改善,思想上活跃,出现了走资本主义的观点争论,由此可判断此时期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不存在走资本主义的争论;普京时期已经是资本主义,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间的经济活动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但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等国的做法

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查看答案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 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 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

C. 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产命运

D.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 西方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