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

A.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推行

B. 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 缩小“福利国家”的影响

 

A 【解析】 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上奉行凯恩斯主义,A项符合题意;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是为了解决70年代的“滞胀”问题的措施,排除B;70年代后因为“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问题而缩小“福利国家”规模,排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与题干无关,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 慈禧的盲目自大

B.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查看答案

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

B. 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

C. 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

D. 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全面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D. 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

 

查看答案

(题文)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A.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发动“大跃进”运动

C. 发展乡镇企业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19587,《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