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

(2)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东北亚地区战争与和平的有关史实,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材料病结合所学知识,关于甲午战争结果的表述,理解日俄战争的实质,归纳影响时要体现两次战争造成中、日、俄三国的不同命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版图,欧盟被认为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者,但在应对欧债危机问题上,它却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这说明

A. 欧盟缺少应对经济发展困境的能力

B. 欧盟政治一体化滞后于经济一体化

C. 欧盟各成员国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D. 欧洲央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缺陷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其中哪一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

A. 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 李四:说得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 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 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与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18世纪是“公民权利”,19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进入20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社会权利”的诉求表现为

A. 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

B. 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

C. 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

D. 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查看答案

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紧随其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工业文明的第一轮扩张,其对象是与英国有着相同或者相近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北美国家。这说明

A. 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 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 文化传统已成为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D. 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何顺果在《美国史通论》中写道:“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其组成方法和权力与‘大陆会议’相同,各州可选派代表2至7名,但在国会每个州只有一票表决权。更重要的是,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B. 完成独立战争的需要

C.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 民主政治的妥协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