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据英国法学家胡兰德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记载:“当时日本官员的行动,确已越出常轨。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后考察生还者有800余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材料二  一份出版于明治二十七年十二月六日(公元1894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郑家杭村现身。该报以10个版面的容量,详尽报道了当时日军入侵中国的重大时事新闻,其中有日军血洗旅顺的大幅版面。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让人触目惊心。

(1)材料一中旅顺大屠杀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你如何看待日本一些史学家所述“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的观点?

(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1)甲午中日战争。该观点是错误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长期对外扩张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战前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力落后,成为被侵略的对象。 (2)成为昔日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罪证;为中国人民反思战争、研究当时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3)警钟长鸣,以史为鉴;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以及清政府统治腐败等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日军入侵中国的重大时事新闻,其中有日军血洗旅顺的大幅版面”的信息以及所学从研究日本侵华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角度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围绕日本侵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中国现形记

A.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 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D. 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查看答案

(题文)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中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B.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C. 《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查看答案

德国驻日公使曾接到国内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

A. 列强清除了日本在华势力

B. 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

C. 日本遭到了西方列强侵略

D. 德国占据大量中国领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