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 (1)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 (2)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 (3)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并指出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制定了怎样的律令?

(3)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育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

A.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 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C. 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D. 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

 

查看答案

阿瑟·小施莱辛格指出: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这一做法旨在

A. 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B. 缓和社会矛盾

C.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D. 扩大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其意在说明

A. 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

B. 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C. 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 机器生产有利于社会平等

 

查看答案

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由此说明

A. 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B. 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

C. 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

D. 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