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A. 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

C. 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 组织了“食盐进军”

B. 提出“回到纺车去”

C. 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 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 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 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 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

 

查看答案

(题文)拿破仑帝国与反法同盟间的战争最终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 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人民的支持

C.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 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查看答案

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

①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

②限制联邦政府权力

③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④确立宪法至上原则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