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

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该日记写于

A. 1919年5月

B. 1927年4月

C. 1937年7月

D. 1945年5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根据材料中“讨卖国贼”“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得知,该日记写于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其余三项时间均不符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看到“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查看答案

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南昌起义

D. 土地革命

 

查看答案

“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A.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 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法典化来源于对法律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的追求的冲动,这种追求的成功实现的前提在于人们承认人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依据它人类能够认识、解决法律中的问题,从而最终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这最适合于评价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民法大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