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A. 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 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B 【解析】 试题据材料“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指维新变法,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指新文化运动,故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与辛亥革命有关,即民主共和,三民立宪,故B正确。五四精神,旗帜高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故A排除。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在以俄为师之后,故C排除。武装割据,开创新路在国民革命之后,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查看答案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 革命史观

B. 近代化史观

C. 文明史观

D. 全球化史观

 

查看答案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C.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

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