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

(题文)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

A. 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 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

C. 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 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D 【解析】 A中“始终”表述不当,排除;唐朝的政事堂通过分权以加强皇权,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唐朝的政事堂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排除C;由“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强调政事堂在发布诏书上的权威地位,可见政事堂成为中央决策机构,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下图是《西汉时期诸侯控制户数变化示意图》,其中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趋势吻合的阶段是

A. ①至②

B. ①至③

C. ②至③

D. ②至④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评价某制度时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此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传统政治》记载:因为当时地方骚乱,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正官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送中央政府作为录用根据。该材料分析了

A. 世卿世禄制的必要性

B. 察举制的弊端

C. 九品中正制的必要性

D. 科举制的弊端

 

查看答案

《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