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 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 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 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对“文革”的评价。 A项,“文革”时期民主遭到践踏和破坏,“文革”实行的“民主”是激进的、歪曲的民主。故A项正确。 B项,“文革”时期的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不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故B项错误。 C项,“文革”时期的民主实际上是一种歪曲的民主,不是直接民主的体现。故C项错误。 D项,“文革”时期的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践踏和破坏,并不是有益探索。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材料三  见漫画。

驴象之争美国两党“驴象之争”的漫画(驴:继续重新计票,直到得到我们要的结果。象:停止重新计票,在我们知道究竟谁获胜之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材料二,简述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内容?

 

查看答案

“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A. 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

B. 坚持了民主原则

C. 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

D. 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查看答案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三权分立制

D. 总统制

 

查看答案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C. 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 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

 

查看答案

华盛顿不得不向人们发出警告,“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华盛顿的这一警告所针对的是

A. 美国刚宣布独立,英美力量悬殊

B. 赢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邦联制面临危机

C. 美国联邦宪法遭到强烈抵制

D. 南北方因黑奴制矛盾日益尖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