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

A. 重视民心向背

B. 宣扬君权神授

C. 实行等级制度

D. 依赖家族关系

 

A 【解析】 据材料“率民以事神……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重视民心向背的民本的思想观念,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的思想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实行等级制度的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家族关系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下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下边都是一种武器)。这反映了周代

A. 受封诸侯的权利

B. 分封的对象

C. 受封诸侯的义务

D. 分封的目的

 

查看答案

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

A. 宗法制的衰落

B. 分封制的瓦解

C. 郡县制的实施

D. 世官制的沿袭

 

查看答案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查看答案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 封邦建国

B. 王权至上

C. 王位世袭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