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B. 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

 

B 【解析】 试题《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可排除A、C。1949—1954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人大的职能,D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查看答案

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 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 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查看答案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 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查看答案

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

A. 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 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C. 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