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某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

1954年某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 【解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这时的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政权,《共同纲领》也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的制定,这一局面得以结束,故C正确;1954年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1949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使皮子柔软)。

—《资本论》第1卷

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什么思想精神,其作用如何?

 

查看答案

在解释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 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 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障

D.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查看答案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A. 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 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 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 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

 

查看答案

“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