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A 【解析】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在今天是平等条款,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虽然在当今看来是真正的不平等条约,但对清王朝而言只不过外在的物质利益与皮毛的损失,因而并不在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2012年7月召开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美国要求出兵叙利亚,法德等国政府对此作出附议。假如类似的政府决策发生于一战前夕的时代,法德两国决策的程序是

A. 德: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B. 德:议会直接通过;法:议会直接通过执行

C. 德:皇帝直接决策;法: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D. 德: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 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

B. 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 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 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查看答案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查看答案

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 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 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查看答案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