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 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 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 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对“文革”的评价。 A项,“文革”时期民主遭到践踏和破坏,“文革”实行的“民主”是激进的、歪曲的民主。故A项正确。 B项,“文革”时期的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不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故B项错误。 C项,“文革”时期的民主实际上是一种歪曲的民主,不是直接民主的体现。故C项错误。 D项,“文革”时期的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践踏和破坏,并不是有益探索。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社会制度不同

B. 实施群体不同

C. 主要作用不同

D. 享受权利不同

 

查看答案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5.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 重庆谈判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渡江战役

D. 解放南京

 

查看答案

董必武于1961年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的“会上逢”地点是

A. 上海

B. 广州

C. 武汉

D. 北京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直接出发点是

A. 维护共和政体

B.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 使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 发展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