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主要是他对当时什么状况的担忧(   )

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 经济滞胀局面

C. 苏联的日益壮大    D. 法西斯主义盛行

 

A 【解析】 材料“1932年”“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故A项正确;B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C项是不符合题意;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个)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

A.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B.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C. 中国国民党的抗战

D. 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查看答案

中共提出: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当时

A. 三民主义成为中共革命纲领

B. 中共走向和平夺权斗争方式

C. 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走向一致

D.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业为重

 

查看答案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 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B.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 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 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查看答案

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 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D.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